科学家精神既延续了爱国、创新、求实等传统内核,更在全球合作与竞争交织、技术革命与伦理挑战并存的背景下,凸显出开放包容、责任担当、跨界融合的新特征。院士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推动者,更是科技治理的参与者、社会价值的引领者。
2月21日下午,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,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、杭州电视台青少·体育频道承办的“院士进校园”活动在杭州市第十三中教育集团成功举办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走进校园,与师生面对面交流,分享科研故事,传递科学精神,为青少年播下科学的种子。

杨华勇院士以《我与新质生产力》为题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同学们介绍了全球顶尖大学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。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生活的科技成果,现场展示了生物科技、医疗运用、3D打印、机器人使用等,向同学们展示了科学的魅力。
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,同学们踊跃提问,从“如何培养科学兴趣”到“未来科技发展趋势”,问题涵盖了科学探索的方方面面。杨华勇院士耐心解答,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,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。杨院士提醒在座的同学们:“现在我们都处于一个数智化的世界,但切勿沉迷于虚拟世界,更应该关注身边的物理空间,关注现实,了解身边发生的真切的事,会对以后的专业选择更有帮助。”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,不仅开阔了视野,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知识,更加坚定了投身科学事业的决心。来自初一(16)班的王添乐表示,平常生物课上只能了解到人体结构的情况。但通过此次讲座了解到,器官也可以通过科技制造出来,可以救助很多人的生命,觉得非常有意义。初一(19)班的赵昊泽告诉记者,自己平时就很喜欢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,这次讲座让他了解到了国家的前沿技术,未来也会以杨院士为目标,努力学习,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活动现场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戴建华致欢迎辞。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周力军向学校赠送了《杭州院士》书籍。
此次“院士进校园”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科学家的风采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。杨华勇院士的分享,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,更是一次精神的启迪。相信在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将勇敢追梦,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。(院士中心)